广州建筑工程与房地产法律学习网
土地开发
公务员买受集体土地 宅基地转让合同无效
  我国法律规定农民宅基地和农用地属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且使用权的主体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员不能申请并取得宅基地使用权。2011年11月9日,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亲叔侄间发生的房屋、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和责任田转让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宣告合同属无效合同,责令原被告各自返还财物。

  原告王群(化名)是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某村农民,被告王广(化名)是广州某单位的公务员,系原告的亲侄儿。2006年9月,原、被告签订了一份房屋和土地转让的《协议书》,双方约定由原告将住房及其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责任田一并以15000元的价格转让给被告,同时约定被告王广可按当地村民同等享受政策允许的宅基地、自留山地和责任田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双方签字的当日,被告便付给了原告15000元,并由原告出具了收条。之后,被告在更改林权证名字时找到村委给协议书加盖公章后,便将林权证过户到了自己名下。不久,原告偶然得知这种转让房屋和土地的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和侄儿签订的合同其实是无效的,便提出反悔,要求侄儿返还房屋和土地等,并愿意退还款项。而被告却一口咬定取得叔叔的房屋和宅基地是合法的,是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购买的,且其叔叔的自留山中有自家祖坟,为了不使叔叔将自留山卖给他人才提出由本家人购买,林权证也是依法所得,协议购买的自留地、自留山均符合国家鼓励的“土地和山林流转”政策。坚决不同意退还。双方协商无果,王群便一纸诉状将侄儿告上了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两人签订的转让协议包含了房屋及宅基地,又包含了自留山、自留地、自留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及相关政策规定,农民宅基地和农用地属集体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权,王群将房屋宅基地和自留地卖给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城市居民王广的买卖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故两人之间的转让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属于无效合同,遂依法作出上诉判决。
--关于我们
--案例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admin@lawyer-gz.com

微信:房地产法律学习网

微信公众平台:房地产法律家园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夏路雅居乐中心8楼广东合盛律师事务所

--新闻动态
  • 新规速递: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房地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全国人大法工委权威解答: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属于不可抗力
  • 本站律师团队首席律师荣获广东合盛律师事务所2019年度“金牌律师奖”
  • 本站首席律师出席全国律协建房委2019年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背景下城市新型法律实务高端研讨会并应邀作主题演讲
  • 新规速递:最高院出台司法解释,对PPP项目合同争议排除仲裁解决方式,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本站首席律师再度受邀为广东省申请律师执业人员作房地产法律实务培训
  • 本站首席律师再度受邀为全省申请律师执业人员讲授房地产法律实务课程
  • 徐清波律师应邀参加《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调研座谈会
  • 一图读懂《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八项深化改革措施
  • 新规速递: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房地产法律家园
  • 以案说法:母亲擅自出售女儿名下房产,卖房不成反被追责
  • 以案说法:房屋赠与合同中接受赠与一方在房产变更登记前死亡,该赠与的房屋产权份额是否可作为遗产继承?
  • 以案说法:房屋买卖合同未约定过户时间,法院认定买方恶意磋商
  • 以案说法:商品房实际面积小于约定面积,且该房已被再次转让,面积差价款应如何处理?
  • 以案说法:老相册中意外发现遗书,姑侄因房产继承问题对簿公堂
  • 以案说法:离婚协议中约定在房产证中加入子女名字,是否属于赠与?
  • 以案说法:开发商违背承诺停止提供会所服务,小区业主起诉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 以案说法:房屋买卖过程中“恶意串通”的认定依据
  • 以案说法:卖方毁约,购房人可请求返还购房款及赔偿房屋增值差价
  • 以案说法:情势变更原则在房产交易过程中的适用